石窟艺术之乡——甘肃
佛教石窟寺院在甘肃各地分布较广,形成了甘肃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各地现存石窟170余处,其中重要的就有60多处。甘肃省的石窟遗迹不仅数量多,而且时代早,在中国佛教史和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甘肃石窟的分布按地理位置来看大体可分为河西、陇中、陇南和陇东四个区域。在古代河陇文化的发展中,上述区域之间既相互关联,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共同构成了甘肃石窟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局面。
金塔寺石窟位于距马蹄寺东南约15公里的大都麻河西岸的红砂岩崖壁上。崖壁高约百米,洞窟距地面约60米。石窟最早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以后西夏、元代等时期有重修。
此地树茂林郁,山谷幽深,芳草如茵,溪水清澈,与陡峭的“天梯”和位于高耸绝壁的佛窟互相映衬,为修行与礼拜之天然圣地。
金塔寺东窟位于崖面东侧。坐北向南。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西夏、元等时期重修。窟室平面呈长方形,中心塔柱窟,窟顶由中心柱周边向四面倾斜。曾因山崖崩塌,窟之前半部早已被损毁,中心塔柱几乎裸露于山崖边沿,后设铁栅栏保护。窟室现存北、西、东三壁绘画有3层,各层均绘有千佛,底层中部似有说法图。
金塔寺西窟位于崖面西侧。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西夏、元等时期重修。窟室平面呈长方形,中心塔柱窟,窟顶由中心柱周边向四面倾斜。因山崖崩塌,窟前半部早已损毁,中心塔柱几乎裸露于山崖边沿,后设铁栅栏保护。窟室现存北、西、东三壁绘画有3层,各层均绘有千佛。窟顶四披平棋图案内绘飞天和供养菩萨等。
马蹄寺石窟
▼
马蹄寺石窟分南寺和北寺,二寺一南一北遥遥相对。南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政府所在地背面山崖间,曾开凿有洞窟五六个。
从南寺向北翻过一座山坡便是北寺。北寺的洞窟开凿在南北走向的马蹄山东侧极为险峻的悬崖峭壁间,坐西向东,有大小窟龛30多个(现编号9个窟)。
马蹄寺的标志性建筑是马蹄北寺3号窟,又名“三十三天”,石窟建在马蹄山最大的一块峭壁上,高达60米。石窟依山造型,沿壁凿窟,共有21个窟龛,排列为7层,外部是互不相连的窟檐,窟檐自下而上逐层减少,重叠为一个巨大的宝塔形。每窟正中开一大龛,内有石胎泥塑佛像,四壁残留元、明时代的影塑千佛及壁画。这个窟被史岩称为中国石窟营造史上的伟大构造形式。
马蹄寺第8窟,又称“马蹄殿”,因窟内地面上有一马蹄印而得名。元代、明代重修。窟内有“凹”字形中心塔柱。中心塔柱东向面(正面)前有高坛基,其上开凿一圆拱形大佛龛,佛龛上方平列开凿3个圆拱形小佛龛。
炳灵寺石窟位于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北约40公里、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石窟最早创建于十六国时期的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各代都有营造和重修。其中以唐代造像数量最多。
炳灵寺现存窟龛216个,保存有西秦至元、明时代的造像近800尊,壁画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及大型摩崖石刻4方、石碑1方、墨书及石刻造像题记6方。
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为第169窟,内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书题记,这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壁画题记。
北魏时期,炳灵寺石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造像开窟浪潮。现存这一时期的窟龛近40窟,其中洞窟8个,摩崖浮雕浅龛30个,基本上开凿于北魏延昌年间(512—516)。
炳灵寺石窟的西魏、北周和隋代石窟数量虽然并不多,但对佛教艺术风格的逐步突破与革新,使得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呈现出继承与发展并举,创新与传统并存的承前启后的风貌。总体而言,炳灵寺石窟北魏晚期至西魏造像以“秀骨清像”“刻削为仪”为主要特征,北周造像面形则略为方圆,菩萨长颈是其特征。从仅存第8、134窟来看,到了隋代,窟内造像已由前代石雕而变为泥塑,面相则兼具清秀与丰圆的特征。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炳灵寺唐代开窟造像亦空前绝后。唐代窟龛多为平顶,平面多作方形或马蹄形。造像多“1铺7身”,即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的布局。唐代还出现了一些大像,如第171窟造像就高达27米,现已成为炳灵寺石窟艺术的代表。
拉梢寺石窟
▼
拉梢寺石窟绵延近500米,因传说利用树梢堆积开凿,故名。主体为摩崖石胎泥塑大佛及其二胁侍菩萨,周围开凿小龛或悬塑造像、绘制壁画,共编号23个。
拉梢寺石窟 第1号摩崖造像
第1号摩崖造像位于拉梢寺窟群中部。坐北向南。北周创建,五代、宋、元重修。摩崖雕塑,立面基本呈方形,利用凹进去的崖面浮雕石胎泥塑造像,绘制壁画。造像顶部修遮檐防水。
造像主体为一佛、二菩萨像,均石胎泥塑浮雕。佛座为方形高座,宽17.55米,高约17米,由七层浮雕组成,其中三层为卧狮、卧鹿、立象,中间以仰莲相隔,最下为双瓣覆莲。每层动物浮雕均为9身。胁侍菩萨,对称侧身向佛立于佛两侧,高约30余米,戴三瓣莲式宝冠,后代重修,沥粉堆金。戴臂钏手镯,手托莲枝。下着绿色长裙,裙边于腰际外翻打折,衣纹呈阶梯状。脚戴环,赤足立于覆莲上。右侧菩萨面部宋代重修。
拉梢寺石窟 第2龛
第2龛位于第1号佛座上部正中。宽4米,高约7米。摩崖泥塑浅龛。
石胎泥塑高浮雕一佛、二菩萨立像。佛圆形高内髻,螺发;面形圆胖丰满,眉间有毫光;胸部以下残,露出内部木胎及桩眼。左胁侍菩萨高发髻;弓形眼睛,高鼻;身残,露出桩眼。右胁侍菩萨,高发髻;着左衽内衣、双领下垂世俗装外衣,宽袖。佛有通身莲瓣形背光,彩绘项光,周边绘火焰纹等,菩萨项光为浮塑尖桃形。
华盖寺石窟位于甘谷县城西10公里的二十铺村。石窟开凿在半圆柱形丹霞地貌岩体上,因形似华盖,故名。
华盖寺石窟是渭水流域保存较好的晚期石窟,集中反映了道教题材塑像和壁画,也有佛、儒题材的雕塑和绘画。现存洞窟18个,按塑像内容可分为儒、释、道及祖先崇拜四类。
18个洞窟有塑像60身,最大的1.55米,最小的0.13米。壁画的绘制和布局在各个洞窟中的表现形式基本一致,除15号窟(无量洞)和18号窟(释迦洞)有故事画以外,其他基本上为左右两壁绘单体人物画。窟顶多为拱券形,也有平顶窟。
庆阳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处的覆钟山红砂崖面上,地处陇东高原董志塬西侧,蒲河和茹河在此交汇。第257窟唐代造像铭记中有“北石窟寺”之称。宋代以后(宋、金、明、清)曾易名为“石窟寺”,元代称作“东大石窟寺”。
北石窟寺包括寺沟、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及楼底村等几个部分,共有窟龛295个,其中以寺沟窟群规模最大。寺沟窟群坐东面西,石窟崖面长120米,现存窟龛283个,大小造像2126尊。
北魏永平二年(509年),泾州刺史奚康生开始在覆钟山下的崖面上开窟造像。此后,历代镌修不止。现存295个窟龛中,北魏16个、西魏22个、北周20个、隋34个、唐180个宋2个,以唐代营造的规模最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南石窟寺位于泾川县城东7.5公里处,泾河北岸崖壁上。石窟坐北朝南,现有编号8个窟龛,其中第1窟为北魏永平三年(510年)所开凿,第5窟为唐代洞窟,其他窟龛时代不详。
第1窟位于窟区东侧。窟内正壁(北壁)和东西壁设坛,雕造7身立佛和14身胁侍菩萨。立佛高6米,菩萨高3.5米。窟顶正披(北披)及东西披浮雕佛传故事,内容有树下诞生、阿私陀占相、拘尼树塔、宫中观歌舞、逾城出家、犍陟马辞别、树下思维等。窟顶前披浮雕舍身饲虎本生故事。
第5窟又名“罗汉洞”。位于窟区西侧。正窟内正壁(北壁)和东西壁设坛,正壁有3身菩萨坐像,东西壁上排各有4身菩萨坐像、3身力士,下排各有8身罗汉坐像。
石拱寺石窟位于甘肃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与陕西陇县新集川镇相接的地方。洞窟开凿于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北侧山梁崖面上。
石拱寺所在的山峰为六盘山南延部分关山(或称陇山、小陇山)的较大支岭三乡山,因地处华亭、崇信、陇县三县交界处得名。从西向东排列,共有15个窟龛,基本都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上下错落不大。
石拱寺石窟北魏晚期的造像具有很明显的地方特点。造像一般头与身体的比例不太协调,头部很大,而身子较粗短。佛像内衣系带位置很高,基本都在胸部或胸部以上。胁侍造像身体都很矮壮,呈现出一种朴实敦厚的风格,这种风格应该是陇东黄土高原特有的,有学者称之为“黄土高原风格”。
今日推荐图书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荣新江 著
郝春文 著
《藏经洞打开了百年悲欢》
王睿颖 著
《飞天花雨下的佛陀微笑》
柴剑虹 王克芬 著
往期回顾
新书推荐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武威也有“藏经洞”
新书推荐 | 《蒙尘千年的敦煌宝藏》
经典洞窟 | 莫高窟第285窟
甘肃教育出版社发行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城
☟